【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十五从军征》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这首诗以一位十五岁少年被迫从军、多年后归家却物是人非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
一、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士兵的视角,讲述了他十五岁被征召入伍,征战多年后回到家乡,却发现亲人早已离世、家园荒废的凄凉景象。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战乱中的无奈与哀痛。
全诗共10句,每句5字,采用五言体形式,结构紧凑,节奏感强,读来令人动容。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十五岁就去从军打仗,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在路上遇到同乡人,问:“家里还有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那人)远远地指着说:“那就是你的家,坟墓连成片。”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 兔子从狗洞进去,野鸡从房梁上飞出来。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庭院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边长着野葵菜。 |
舅舅何所依?泪落沾我衣。 | 亲戚们靠什么生活?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裳。 |
三、诗歌赏析
《十五从军征》虽然篇幅短小,但情感深沉,描写细腻。它不仅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摧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中“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等句子,用自然景象反衬出人去楼空的凄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诗中“泪落沾我衣”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无助,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四、结语
《十五从军征》作为汉乐府诗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打动人心。它不仅是对战争的控诉,也是对人性的深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无奈。
如需进一步了解乐府诗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作品,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