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关隘。这句话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历史、军事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一、出处总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记载,但更广泛引用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该诗句生动描绘了蜀道之险峻,强调了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出处 | 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后被李白《蜀道难》引用并广为流传 |
原文出处 | 《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含义 |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需一人把守即可阻挡大量敌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军事要塞、地形险要之地,也可比喻关键人物或环节的重要性 |
二、成语解析与背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字面意思是:一个勇士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无法攻破。这句成语强调了地理优势和防守力量的对比,体现出古代战争中地势的重要性。
在历史上,蜀道是连接四川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因其山高路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在此驻守,利用天险抵御敌军,充分体现了“一夫当关”的战略价值。
三、现代应用
如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用于描述地理形势,还常用于比喻某个关键岗位、人物或机制在整体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例如:
- 企业中:某位高管或技术骨干如同“一夫”,支撑整个团队运转。
- 政治领域:某些政策或制度如同“关隘”,一旦确立,难以撼动。
- 日常生活:比喻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结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源于古文,但其含义跨越时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对地理险要的赞美,更是对战略思维和关键角色的肯定。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与内涵,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写作乃至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方式,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