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理解】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句词描绘了赤壁江边壮丽而雄浑的自然景象,展现了长江的磅礴气势和大自然的震撼力量。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几句词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乱石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惊涛拍岸”表现江水奔腾不息,“千堆雪”则比喻浪花飞溅如雪片纷飞,营造出一种壮阔、激烈、充满动感的画面感。
这些描写不仅为整首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也衬托出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与感慨,体现出苏轼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豁达与深沉。
二、表格展示: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文学手法/作用 |
乱石穿空 | 山石嶙峋,直插云霄,形容赤壁山势险峻、陡峭 | 拟人、夸张,突出山势之高、景色之奇 |
惊涛拍岸 | 江中巨浪冲击岸边,声势浩大 | 动态描写,增强画面感与节奏感 |
卷起千堆雪 | 浪花飞溅,如同堆积的白雪,形容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 比喻,将浪花比作雪花,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
整体意境 | 壮阔、激烈、充满动感,展现自然伟力 | 营造宏大场景,为后文抒发怀古之情做铺垫 |
作者情感 | 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同时引发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 | 由景及情,情景交融,体现苏轼的豪放与哲思 |
三、结语: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仅是对赤壁自然风光的精彩描绘,更是苏轼诗词艺术的典范之作。通过简练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出天地间的壮美与人生的起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景写情”的深厚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