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严选问答 >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

2025-08-27 08:07:54

问题描述: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7 08:07:54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一、

“商鞅立木”是《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一个著名历史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行新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商鞅向百姓展示了自己的诚信与决心,为后续变法奠定了基础。

该故事不仅体现了商鞅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法治思想中的“信”字原则,即法令的执行必须建立在民众信任的基础上。同时,这一事件也成为后世政治家和学者研究古代法治与政治策略的重要案例。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节选) 译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法令已经制定好,但尚未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他在国都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悬赏说:谁能将它搬到北门,赏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又宣布:“能搬的人赏五十金。”
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有人搬了过去,立刻给了他五十金,以此表明自己不会欺骗百姓。
民皆悦,于是令之。 百姓都很高兴,于是开始实施法令。

三、总结分析

“商鞅立木”是一个典型的以行动取信于民的案例,展示了商鞅在推行变法前如何通过小举动赢得民心。这种“徙木立信”的做法,不仅是对法律权威的维护,更是对统治者诚信的考验。

从现代视角来看,这个故事强调了政策执行过程中“信任”的重要性。只有当民众相信政策是公正且可执行的,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商鞅立木”不仅是一则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政治智慧的体现。

四、结语

“商鞅立木”虽简短,却蕴含深远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权力的合法性都离不开人民的信任。商鞅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改革措施,更在于他懂得如何赢得人心。这一故事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