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是什么意思】2、原文“孺是什么意思”
“孺”字的含义解析
在日常生活中,“孺”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其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一定的使用场景。以下是对“孺”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含义
“孺”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词义 | 拼音 | 含义说明 | 示例 |
孺子 | rú zǐ | 指小孩子、幼童 | “孺子可教也。”(《史记》) |
孺慕 | rú mù | 表示对长辈的敬爱 | “孝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可谓孝矣。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亲也,有三不孝:……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
孺人 | rú rén | 古时对妇人的尊称 | 《红楼梦》中常用“孺人”称呼女性 |
二、引申意义
在古代文献中,“孺”常用于表达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或教育上的关怀。例如:
- “孺子可教”: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意指年轻人可以教导,有培养前途。
- “教无类”:孔子主张教育应不分贵贱,包括对“孺子”的教育。
三、常见用法举例
词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孺子 | 年轻人 | 《论语》《史记》 |
孺慕 | 敬爱 | 《孟子》 |
孺人 | 妇女尊称 | 《红楼梦》等古典文学 |
孺弱 | 年幼体弱 | 《三国志》 |
四、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孺”字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古文、诗词或正式场合中。如:
- “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服务的人,出自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在地名、人名中偶尔出现,如“孺子路”、“孺子桥”等。
五、总结
“孺”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汉字,主要表示“小孩”或“年幼者”,在古代常用于表达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虽然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仍有一定价值。
字 | 拼音 | 含义 | 使用场景 |
孺 | rú | 小孩、幼童;对年幼者的尊称 | 古文、诗词、地名、人名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孺”字虽不常见,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不容忽视。了解“孺”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与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