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庙原文和翻译】《三闾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怀古诗,借古抒情,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一、
《三闾庙》通过描写三闾庙的环境与历史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屈原忠贞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衬托出屈原的高洁品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今日长风送客舟,三闾庙下水东流。 | 今天有长风送我乘船远行,来到三闾庙下,江水向东奔流。 |
楚人不识灵均面,空向江潭祭屈侯。 | 楚地的人不认识灵均(屈原),却在江边空自祭祀屈侯。 |
荒祠寂寞千年后,犹有清波映晚秋。 | 千年后的荒废祠庙依旧寂寞,仍有清澈的江水映照着深秋的黄昏。 |
何必悲歌思旧事,人间万事转悠悠。 | 何必悲伤地追忆往事,人世间的种种事情都如流水般不断变化。 |
三、赏析要点
- 怀古主题:诗人借三闾庙这一历史遗迹,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 情感复杂:既有对屈原忠诚精神的敬佩,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 自然意象:通过“江水”“清波”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悠远的氛围。
- 哲理意味:结尾两句点明人生无常,一切终将随时间流逝。
四、结语
《三闾庙》虽短,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它不仅是一首怀古诗,更是一篇对人生、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屈原的敬仰,也能体会到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