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偏旁部首名称表】在汉字学习过程中,了解常见的偏旁部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通常位于字的左侧、右侧、上部或下部,具有一定的表意或表音功能。掌握这些偏旁部首不仅有助于理解汉字的结构,还能提高识字和书写效率。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偏旁部首名称表”,涵盖了大部分常见且实用的偏旁部首,并附有简要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常用偏旁部首名称表
序号 | 偏旁名称 | 符号示例 | 说明 |
1 | 人 | 人 | 表示与人有关的动作或状态,如“休”、“体” |
2 | 木 | 木 | 表示与树木或植物相关,如“林”、“森” |
3 | 水 | 氵 | 表示与水有关,如“江”、“河” |
4 | 火 | 火 | 表示与火有关,如“炎”、“烧” |
5 | 土 | 土 | 表示与土地、泥土相关,如“地”、“墙” |
6 | 口 | 口 | 表示嘴巴或说话,如“吃”、“叫” |
7 | 日 | 日 | 表示太阳或时间,如“明”、“春” |
8 | 月 | 月 | 表示月亮或身体部位,如“肝”、“肺” |
9 | 人(双人旁) | 亻 | 表示与人有关的动作,如“他”、“住” |
10 | 扌(手旁) | 扌 | 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打”、“提” |
11 | 心(竖心旁) | 忄 | 表示与心理或情感有关,如“情”、“怕” |
12 | 艹(草字头) | 艹 | 表示植物或草类,如“花”、“草” |
13 | 雨 | 雨 | 表示下雨或天气,如“雷”、“霜” |
14 | 丷(瓜字头) | 丷 | 多用于某些字的顶部,如“会”、“京” |
15 | 丿(单人旁) | 丿 | 表示人或动作,如“你”、“他” |
16 | 乙 | 乙 | 多用于字的末尾,如“申”、“甲” |
17 | 卩 | 卩 | 表示与弯曲或屈服有关,如“却”、“印” |
18 | 𠂇(反文旁) | 𠂇 | 表示与文字、文章有关,如“改”、“政” |
19 | 𠆤(单耳旁) | 𠆤 | 表示耳朵或与听觉有关,如“听”、“闻” |
20 | 𠋌(双耳旁) | 𠋌 | 表示与山或高处有关,如“岭”、“陆” |
二、总结
以上列出的是日常汉字中较为常见的偏旁部首,它们在构字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掌握这些偏旁,可以更高效地识别和记忆汉字,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提升汉字理解力的重要基础。
此外,不同偏旁组合在一起时,往往能形成新的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汉字进行分析和练习,以加深理解。
希望这份“常用的偏旁部首名称表”能够对你的汉字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