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保障公众健康,确保饮用水安全,国家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提出了明确的卫生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涉及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放射性指标,还涵盖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等方面。以下是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标准概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是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控制依据,适用于集中式供水单位及二次供水设施。该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更加注重对有害物质的检测与控制,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标准内容包括:
- 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
- 毒理学指标:如铅、砷、镉、氟化物、硝酸盐等;
-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如色度、浑浊度、pH值、溶解性总固体等;
- 放射性指标:如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 其他相关指标:如消毒剂余量、余氯等。
二、主要指标汇总表
指标类别 | 具体指标 | 标准限值 | 说明 |
微生物指标 | 总大肠菌群 | 不得检出 | 检测是否受到粪便污染 |
耐热大肠菌群 | 不得检出 | 同上 | |
大肠埃希氏菌 | 不得检出 | 判断水源是否受人类排泄物污染 | |
毒理学指标 | 铅 | ≤0.01 mg/L | 对儿童神经系统有影响 |
砷 | ≤0.01 mg/L | 有毒,长期摄入可致癌 | |
镉 | ≤0.005 mg/L | 重金属,对人体有害 | |
氟化物 | ≤1.0 mg/L | 过高会导致氟斑牙,过低则防龋 | |
硝酸盐(以N计) | ≤10 mg/L | 来自农业污染,可能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 | |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 色度 | ≤15 NTU | 影响外观和饮用体验 |
浑浊度 | ≤1 NTU | 反映水的清洁程度 | |
pH值 | 6.5~8.5 | 表示水的酸碱平衡 | |
溶解性总固体 | ≤1000 mg/L | 表示水中无机盐含量 | |
放射性指标 | 总α放射性 | ≤0.5 Bq/L | 检测天然放射性物质 |
总β放射性 | ≤1 Bq/L | 同上 | |
消毒剂余量 | 余氯(游离氯) | ≥0.05 mg/L | 保证杀菌效果 |
二氧化氯(ClO₂) | ≤0.8 mg/L | 常用于消毒处理 |
三、总结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技术规范,涵盖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控制水质风险。通过对各项指标的严格监测与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因水质问题导致的疾病传播和健康损害。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相关标准也将不断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实际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公众也应关注供水单位的水质报告,提高自身用水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饮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