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风向 > 严选问答 >

投机取巧成语故事

2025-09-27 22:05:24

问题描述:

投机取巧成语故事,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22:05:24

投机取巧成语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聪明”的做法,但这些行为往往并不值得提倡。其中,“投机取巧”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成语不仅揭示了某些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也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诚实守信。

一、成语释义

成语名称:投机取巧

拼音:tóu jī qǔ qiǎo

释义:指利用机会或漏洞,不通过正当努力而获得利益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形容人懒惰、狡猾、不劳而获。

二、成语来源

“投机取巧”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小人之行,无节无度,好利忘义,轻死重财,故其为政也,贪残暴虐,以巧言饰非,以投机取巧为能。”意思是说,小人做事没有原则和限度,喜欢追逐私利而忘记道义,把欺骗和钻空子当作本领。

三、历史典故

典故名称 出处 故事内容
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 韩非子指出,社会上存在“五种有害的人”,其中“奸商”便是利用法律漏洞牟利的典型,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却靠投机取巧获利。
宋·苏轼《晁错论》 《晁错论》 苏轼批评那些只图眼前利益、不讲长远之道的人,认为他们如同“投机取巧”,最终难以为继。
民间故事“偷鸡摸狗” 民间传说 讲述一个懒人想不劳而获,结果被捉弄,反失所获,寓意投机取巧终将自食其果。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投机取巧”现象屡见不鲜。例如:

- 商业领域:一些企业通过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方式获取不当利益。

- 职场环境:部分员工通过拍马屁、走捷径来获取升迁机会。

- 学生群体:考试作弊、抄袭他人成果,企图蒙混过关。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好处,但长期来看,不仅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也破坏了个人信誉和社会信任。

五、总结与反思

内容 说明
成语含义 表示利用机会、不劳而获的行为。
出处 《后汉书》《韩非子》等古籍中均有提及。
历史背景 古代社会对这种行为持否定态度,强调诚信与勤奋。
现实影响 在现代依然普遍存在,需警惕其危害。
正确态度 倡导踏实努力、遵守规则,反对不劳而获。

结语:

“投机取巧”虽看似聪明,实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通过努力和坚持去实现目标,而非依赖捷径。只有坚守诚信与责任,才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