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参商是什么意思】“动如参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难以相见,或者感情淡薄,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星象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如参商 |
拼音 | dòng rú shēn shāng |
出处 | 《诗经·小雅·棠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后引申为“参商”之说。 |
含义 | 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难得见面或沟通;也比喻情感淡漠,彼此不相往来。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感情状态,带有书面语色彩。 |
二、出处与来源
“参商”原本是两颗星星的名字,分别是“参星”和“商星”,它们在天空中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古人常用“参商”来比喻两个人不能相见或无法相聚。后来,“动如参商”便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疏离感。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描述亲人分离 | “他们一家人在外地工作,动如参商,难得见面。” |
表达友情淡薄 | “虽然曾经是朋友,但现在动如参商,连电话都不通了。” |
形容同事关系冷淡 | “两人因工作矛盾,如今动如参商,互不搭理。”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隔山隔水、形同陌路、遥不可及 |
反义词 | 熟悉亲近、亲密无间、朝夕相处 |
五、总结
“动如参商”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源于古代天文知识,现多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写作或日常交流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通过了解“动如参商”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从而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