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见故人是什么意思】“西出阳关见故人”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苍凉与孤寂。
一、
“西出阳关见故人”这一说法并非原诗中的完整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引申和扩展。原诗是表达送别朋友时的深情厚谊,而“西出阳关见故人”则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或是希望在遥远的地方再次见到旧友的愿望。
“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古人常以“阳关”象征边远、荒凉之地,因此“西出阳关”往往带有孤独、远行、离别的意味。
“见故人”则是指重逢旧友,表达了一种渴望重逢的情感。
综合来看,“西出阳关见故人”可以理解为:在遥远的边塞之地,希望能再次见到曾经的朋友,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与期盼。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原句出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含义 | 表达送别之情,也引申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期盼。 |
阳关 |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敦煌,象征边远、荒凉之地。 |
故人 | 指旧友、老朋友,体现深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纽带。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表达离别后的思念或对重逢的期望。 |
情感色彩 | 带有淡淡的哀愁与温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重逢的希望。 |
三、结语
“西出阳关见故人”虽非原诗原文,但其内涵丰富,承载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的牵挂。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情感的一种寄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情感都具有强烈的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