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形容的是那种花】“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于形容花卉美丽动人的成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其中“国色”指的是牡丹花的艳丽与高贵,“天香”则形容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因此,“国色天香”最初是用来形容牡丹花的。
虽然现代人有时也会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其他花卉或人物,但其最初的出处和本义都指向牡丹。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富贵、吉祥和美丽的象征,被誉为“花中之王”。
“国色天香”一词源于唐代诗句,原意是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芬芳。牡丹因其花朵大而艳丽、香气浓郁,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地位,成为国花之一。尽管现代使用中可能有所扩展,但其最初的含义明确指向牡丹花。
表格:国色天香相关信息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来源 | 唐代诗人李正封《咏牡丹》 |
初期含义 | 形容牡丹花的美丽与香气 |
“国色”含义 | 指牡丹花的艳丽、高贵 |
“天香”含义 | 指牡丹花的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
现代延伸 | 可用于形容其他花卉或人物,但本义仍指牡丹 |
文化意义 |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富贵、吉祥、美丽,被誉为“花中之王” |
通过了解“国色天香”的来源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背景,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恰当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