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及翻译】“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代价,表达了对将士牺牲、百姓苦难的同情。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出处、背景及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己亥岁》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与英雄人物背后的沉重代价。其中“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尤为著名,形象地描绘了将领的成功往往建立在无数士兵和平民的牺牲之上,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意义。
本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批判,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思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出处 | 《己亥岁》——唐·曹松 |
原文 |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翻译 | 江山河泽都已卷入战火,百姓哪里还有闲暇过上樵夫农夫的生活? 请您不要再说封侯拜将的事了,一位将军的功成名就,不知要埋葬多少将士的尸骨。 |
背景 | 唐代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诗人目睹战争带来的灾难,写下此诗表达对战争的控诉。 |
主旨 | 揭示战争的残酷与代价,批判功名背后的生命牺牲,体现诗人对和平与生命的渴望。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哲理性与批判性,情感深沉。 |
三、结语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与荣耀的同时,不应忽视那些默默付出甚至牺牲的生命。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