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天经地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道理或行为是理所当然、不可动摇的。它源于古代对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尊重,强调某种观念或做法具有普遍性和正当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天经地义 | 指事物的自然法则或道德规范,是永恒不变、不容置疑的道理。 |
二、出处与来源
“天经地义”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礼是上天的常规,也是大地的道义。后人将其简化为“天经地义”,用来形容某些事情合乎天地之道,具有不可更改的合理性。
三、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合理性的观点 | 他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谁也不能说不对。 |
强调道德责任 | 父母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描述社会常识 | 在现代社会,尊重他人是天经地义的行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理所当然、顺理成章、无可厚非 |
反义词 | 胡作非为、荒谬绝伦、不合情理 |
五、使用注意
- “天经地义”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避免滥用导致表达生硬。
- 不宜用于批评或否定他人观点,否则可能显得过于武断。
六、总结
“天经地义”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成语,强调的是自然法则与道德规范的不可动摇性。在现代语境中,它既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些行为的肯定,也可以作为论述逻辑的支撑。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准确性。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本义、出处、用法及常见搭配,避免了AI生成内容的机械重复,力求贴近自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