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赋原文】《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篇辞赋,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赋以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修建的铜雀台为背景,描绘了其壮丽的建筑、豪华的宴会以及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展现了建安时期文人的豪情与才思。
一、
《铜雀台赋》全文以华丽的语言描绘了铜雀台的建筑风格、周围景致以及宴饮时的盛况。文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篇结构严谨,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是研究建安文学的重要文本之一。
二、原文节选与解析
内容节选 | 解析 |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津口。” | 描写青年男女在水边游玩的情景,展现生活气息。 |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英。” | 描述女子穿着华丽,佩戴珠宝,体现奢华氛围。 |
“仰飞纤缴,俯钓长川。” | 表现人们在台上游玩、垂钓的闲适生活。 |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 展现文人墨客在自然中抒发情怀的场景。 |
“此盖蓬莱之宫,瑶台之庭。” | 将铜雀台比作仙境,突出其壮丽与神秘。 |
“虽有神龙,不能翔翥。” | 暗示即使有神龙,也无法超越这座高台的雄伟。 |
三、创作背景与意义
《铜雀台赋》创作于曹操命人建造铜雀台之后,曹植作为其子,受父亲之命撰写此文,既是颂扬父王功绩,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赋中不仅有对建筑的赞美,更隐含了对人生短暂、功名易逝的思考。
四、艺术特色
1. 辞藻华丽:用词精美,句式工整,具有浓厚的辞赋风格。
2. 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3. 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情感层次分明。
五、结语
《铜雀台赋》不仅是对铜雀台的赞美之作,更是建安文学中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感悟。
如需进一步了解《铜雀台赋》的全文或具体段落分析,可参考相关古籍文献或权威注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