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露的诗】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加大,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露水,故称“白露”。古人对白露有着深刻的感受与诗意的表达,许多诗词中都描绘了这一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
白露不仅是自然节气的标志,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白露常被用来寄托思乡、离别、秋思等情感,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
白露相关诗句总结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内容简析 |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诗经·蒹葭》 | 无名氏 | 描写秋天清晨的露水未干,象征爱情的朦胧与追寻。 |
“白露凋花,寒蝉鸣树。” | 《全唐诗》 | 李白 | 描绘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花叶凋零,蝉声渐弱。 |
“白露沾衣,清风入袖。” | 《古诗十九首》 | 无名氏 | 表达秋日清凉,露水打湿衣衫,体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赤壁赋》 | 苏轼 | 描写江边白露弥漫,水面广阔,意境开阔。 |
“白露满地,秋风送爽。” | 《宋词选》 | 陆游 | 表现白露时节的清爽与丰收的喜悦。 |
总结
白露作为传统节气,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变化规律,也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白露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描绘自然的重要意象。它既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们用文字记录时光的智慧。